双“龙”出海 第42次南极考察有何看点?
11月1日,龙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奔赴南极。双出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保障,海第何预计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回国。次南察
这次南极科考将继续推进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和系统优化,极考并首次开展南极内陆冰层深处湖泊科学钻探试验。龙
1 “雪龙2”号有何不同?双出
“雪龙”号是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的破冰船,多年来一直是海第何中国极地考察的主力。由于其建造年代久远,次南察破冰能力不足,极考在极地严酷的龙环境中时常面临挑战。
“雪龙2”号总长约122.5米,双出排水量近1.4万吨,海第何最大宽度22.3米,次南察定员101人。极考在每小时12海里的情况下,续航力达20000海里以上,接近地球南极点到北极点距离的两倍。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与“雪龙”号相比,“雪龙2”号的先进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是破冰能力更强,“雪龙2”号是全球首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双向破冰均具有以2-3节船速连续破1.5米冰加0.2米积雪的能力,满足无限航区包括极区航行和作业需求。
其次是智能化程度更高,船体内部安装有很多传感器,实现全船信息全方位智能感知、获取、交换和展示,基于数据处理分析等技术,实现船舶和科考的智能化运行及辅助决策。
再者是机动性更强,配备移动集装箱式实验室,可提高海洋科学考察的机动性。
2 国产新装备有何亮点?
“雪龙”系列破冰船“双龙探极”、“雪鹰”系列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在极地翱翔天际……近年来,极地考察领域不断涌现运输与机械装备“利器”,充分展现了国家综合实力,令网友们津津乐道。
据了解,作为此行亮点之一的“雪豹”6×6轮式载具与THT550履带式牵引车这两款国产化新装备入列,并实现首次极地应用。
“雪豹”6×6轮式载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面向极地内陆极端环境与恶劣工况的高机动轮式载具系统,是我国极地陆域载具向体系化、多功能、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关键支点。
这套载具系统今年首次深入东南极腹地开展工程验证和任务应用,主要承担人员快速转移、物资高效运输、地面应急保障等作业任务。
THT550履带式牵引车是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功率雪地牵引装备,配备独立驱动四履带行走系统,能在崎岖不平的冰雪路面发挥最大牵引能力。该牵引车已在国内低温环境中验证,将在南极内陆考察中承担重型物资运输。
3 科考船上有啥配置?
本次南极考察团队除国内80余家单位的500余名队员参加,还有来自泰国、智利、葡萄牙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将展开更多元的国际合作研究。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透露,此次计划首次开展南极内陆冰层深处湖泊科学钻探试验,利用国产热水钻和热融钻系统,在超过3000米冰层实施洁净钻井与取样。此外,将继续验证已建成的海水淡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国产化设施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去南极要航行一两个月,船上生活怎么样?据介绍,以“雪龙2”号为例,船舱大多配置双人间,房间内配备上下铺、书桌、衣柜、储物柜。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类似于酒店标准间。乒乓球室、篮球场、健身房、游泳池等一应俱全。科考队员还可通过无线网络与国内家人取得联系。
此外,“雪龙2”号还设立了浦东图书馆分馆,配备纸质图书并开通电子图书借阅平台,方便队员在无网络海域阅读。
求索无极限。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将以一段崭新的征程,激励更多极地建设者与科研工作者扬帆启航,为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写下时代新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 图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综合)
-
中新社广西百色11月6日电 题: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作者 张广权 凌箐璐秋日清晨,广西那坡县城厢镇者庙村的密林中,71岁的林秀文屏息凝神。相机“咔嚓”一声,不仅定格一只大仙鹟展翅的瞬间,也
...[详细]
-
中新网上海11月6日电 (记者 李雨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前高级顾问杰弗里·萨克斯5日表示,过去十年中,美国为遏制中国而采取的关税、技术限制与出口管制等举措,并未达成预期目标,反而产生“回旋
...[详细]
-
中新社上海11月4日电 (记者 张杨彬 郎佳慧)应上海台湾研究所邀请,台湾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林中森等台海基会前高层人士4日在上海参加该所举办的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座谈会。海峡两
...[详细]
-
中新网11月5日电(燕新台)正在大陆走访的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于3日抵达其此行最期待的行程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心田村,兑现了行前对网友的承诺:帮助赖清德“寻根”。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
...[详细]
-
中新社南宁11月7日电(记者 黄艳梅)2025智慧农业博览会南宁市人工智能赋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大会7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南宁市以智慧农业赋能农业现代化全链条,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打造面向
...[详细]
-
中新网11月4日电 (燕新台)中国国民党1日在台北举行全代会,郑丽文正式就任党主席。会上,卸任党主席朱立伦与郑丽文进行印信交接。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吴伯雄、洪秀柱,台民意机构负责人韩国瑜等出席。批民进
...[详细]
-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李百加 徐雪莹)国务院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5日在北京举行,国台办港澳局局长、新任发言人张晗在国台办新闻局局长、发言人陈斌华介绍下亮相。“希望今后同各位记者共同努力,宣介好大陆对
...[详细]
-
南部战区回应菲所谓“联合巡航”:严密跟监 任何搅局南海活动尽在掌握
中新网11月1日电 据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10月30日至31日,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搅局南海,组织所谓“联合巡航”,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有关事态进一步证明,菲
...[详细]
-
中新网杭州11月7日电 题:述评:文化遗产,究竟有啥用?作者 严格 林波日前,“亚太遗产实践者联盟(HeritAP)”年会暨“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优秀案例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议当日发布2025
...[详细]
-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4日通报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天峰涉嫌受贿一案进展。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张天峰作出逮捕决定,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近日已向赣州市中
...[详细]

台湾年轻人悟了!“好男不当兵”,1.2万人赔近9亿也要退伍
国务院台办回应连续新增两位发言人:更好宣介大陆对台方针政策
荣登寿险投资能力榜首!解码平安“五好”投资硬实力
原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李世英接受审查调查
台胞大陆扎根“地摊经济” 于细微处感受融合发展
